擁堵加劇!全球海運“咽喉”限航、拍賣同步進行,對國際貿易影響有多大?
發布時間:2023-11-14
日前,在巴拿馬運河水位創下73年新低后,運河“插隊權”的拍賣價格繼續被急于過境的船舶抬高。其中一次拍賣創下近400萬美元的歷史紀錄,合人民幣約2900萬元,堪稱史上最貴過路費...為了保證干旱期船舶能正常通行,一方面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為過境的船東們組織了“插隊”拍賣會,將優先過境權利拿出來特別拍賣。另外,據彭博社報道,為獲得巴拿馬運河的優先過境權,日本Eneos集團在周三的一次拍賣中支付了397.5萬美元(約合2896萬人民幣)。并且不包括船舶的常規過境費,后者金額大概在數十萬美元左右。近400萬美元的拍賣價格再次刷新了巴拿馬運河“過路費”的紀錄,較十天前上漲了驚人的40%。對此,Flex LNG和Avance Gas的首席執行官指出,最新招標讓使用運河的使用費用接近450萬美元,很多船舶將無法負擔這一成本。另外,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證實日前的拍賣行動確實創下了新紀錄,但并沒有透露拍賣的獲勝者。并且該機構表示,該船只將于11月15日北上運載液化石油氣。而Eneos未回復置評請求。與此同時,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還表示,上個月舉行了140次拍賣,其中有3次的競價超過了100萬美元。另一方面管理局宣布將在未來三個月內分階段大幅減少運河的過境。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位于水道頂部并為下面的水閘提供水源的加通湖水位處于歷史低位。到明年2月,每天的運輸可能會下降到正常運力的一半左右。根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最新發布的公告,從11月3日開始,通行名額將從每天31個減少到每天25個,并將在未來三個月內逐步減少。12月1日將減少至每天22個,2024年1月1日將減少至每天20個,之后的2月1日將減少至每天18個。另外,有航運研究人員稱,天氣問題將迫使大型油輪完全停止使用巴拿馬運河,這將使它們的航程延長數千英里。此前,Poten & Partners Inc.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這將使所謂的不定期船舶變得尤其困難,這些船舶往往沒有固定時間表,而是依賴貨物裝載時間的船只。眾所周知,巴拿馬運河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捷徑,避開它就意味著繞行非洲或美洲底部,大型油輪或將駛離該運河。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導致各大洲的航運業都受到嚴重影響。厄爾尼諾是一種發生在海洋中的現象,其顯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現異常的增溫現象,會影響全球的天氣狀況。厄爾尼諾現象一般周期為2-7年,平均周期為4年,通常持續9-12個月。自20世紀以來的120多年間,共出現了29次厄爾尼諾事件和29次拉尼娜事件,上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出現于2018/2019年。日前,據中國氣象報報道,從降水量的年際變率來看,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對巴拿馬運河地區的干濕變化影響顯著。當厄爾尼諾事件發生時,巴拿馬地區常見干旱;而拉尼娜事件發生時,巴拿馬地區的降水量增加。這種周期性的氣候現象在巴拿馬地區的降水變化中表現得十分明顯。此次巴拿馬地區的干旱恰好反映了這一年際氣候變化。由此可見,巴拿馬地區的干旱與濕潤事件,與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的周期性交替密切相關。與此同時,據中信期貨研究所專題報告顯示,到明年2月,巴拿馬運河通行量下行將影響美國出口至亞洲的大宗商品效率,進而推升運價或將抬升商品價格。據預測,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將持續到2023年年底,然后在2024年年中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