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對航運市場的影響—修船及船舶掛靠
發布時間:2020-02-21克拉克森研究最新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對航運市場影響的報告(第三版),除了根據新冠疫情的發展對當前影響做了整體的更新和梳理外,我們在最新一期的報告中下調了全年的貿易增長預測(-0.3%),并對各個細分板塊逐一進行了量化說明。
脫硫裝置安裝 — 影響船隊有效供給
在修船領域,新冠病毒帶來的前期負面效應較為明顯。中國占據全球大多數船舶修理市場份額,約77%的脫硫裝置改裝以及44%的船舶修理都由中國船廠完成。
預計在中國船廠進行的脫硫裝置改裝(當前約有150艘船在船廠)及其他類型的船舶修理和維護都將面臨延期交付。數據顯示,春節后進廠進行脫硫裝置改裝的船舶數量增長不及預期。到2月中旬,全球船隊中在船廠進行脫硫裝置改裝的數量由年初的287艘下降至200艘,受脫硫裝置改裝影響的運力也由1.8%降至1.3%。但如果疫情可以在短期內結束,船廠恢復產能,第二及第三季度的脫硫塔改裝船舶數量將恢復增長勢頭,也將有助于緩解船舶供給壓力。
船舶掛靠 — 同比下降30%
我們將今年和去年春節假期的時間調整一致,通過Sea/net的船舶掛靠數據做對比來分析疫情對港口的影響。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港口的船舶掛靠量在最近一周較去年下降明顯。2月17日中國大陸港口的船舶掛靠量(3天移動平均值)較去年同期下滑30%。疫情初期影響最明顯的是郵輪和渡輪。而對主要的海運貿易貨種來說,對其裝卸的不利影響也在近期開始顯現(比如大型干散貨船和集裝箱船的掛靠數量下滑25%)
干散貨船:主要受前期澳洲氣旋以及巴西暴雨對港口出貨量的影響,國內港口散貨船掛靠量自1月后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疫情對主要港口的干散貨掛靠影響較小。
原油:受中國國內煉廠減產的影響,港口原油庫存開始積壓。高庫存的壓力對油輪的掛靠在上周后半周開始逐步顯現,本周一國內港口油輪掛靠量不及去年同期一半。
集裝箱船:受疫情影響,停航班輪航線增加(部分航線之前已經計劃在春節期間停航)。停航數量在春節假期后第二周達到高峰(圖表中第17—23天),導致集裝箱船在國內港口的掛靠量下滑接近30%。本周一該船型掛靠量下滑趨勢有所改善,但仍較去年同期下滑25%。
此外,疫情使得班輪公司航線艙位利用率下降。根據AIS數據(離港船舶吃水與設計吃水比例),疫情使得預估的集裝箱船舶艙位利用率在春節假期后第一周開始走低,并在上周降至最低75%左右。
液化天然氣:受疫情對需求的影響,港口進口LNG庫存釋放緩慢,庫存壓力較大,接收站船期接受數量減少。上周開始船舶掛靠數量下滑明顯,平均掛靠量不及去年同期一半。這一趨勢在本周繼續。
液化石油氣:受國內各地方嚴格的防控措施影響,交通,餐飲等國內液化氣石油氣消費的主要行業受到抑制,同期各地PDH項目開工率也有所下滑。港口庫存消耗緩慢,影響了部分液化石油氣船的掛靠。根據Sea/net數據顯示,VLGC在國內港口掛靠情況在上周明顯受影響,該數據周平均掛靠量較去年同期減少32%。
郵輪/渡輪:受疫情影響,各郵輪公司紛紛取消了自中國出發或停靠的航線,國內港口郵輪的掛靠量自春節假期后下滑為0。對渡輪的影響也尤為明顯,受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部分跨境渡輪服務自春節期間開始暫停,目前港口掛靠量較去年同期下滑明顯。疫情對郵輪的影響正逐漸擴展至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克拉克森研究目前正在整理郵輪相關的信息,會在近期發送郵輪報告。